人物
时段
朝代
“吴方庆” 相关资源
诗文库 正文
仪郑堂记 宋 · 邓肃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一七
延陵吴方庆栟榈邓肃之门以告曰:「余先君刑曹与夫子先庭为短檠之旧,少年同荐于乡,晚得官九品,复同等。
余于夫子顷在庠序为莫逆之交,今以姻属,弈棋赋诗,无顷刻相舍。
予之贫又与夫子等,夫子其知我也深且旧矣。
余先君子顷视死生之变,不入其舍,尝穴土为坟,曰吾死即埋此。
今既不幸捐馆舍,室家所有,粗给襄事,作堂墓侧,以致岁时之思。
卷曲散才,仅除风雨;
丹雘之饰,皆屏弃弗用,从治命也。
或过曰:嘻,陋矣哉!
或曰:嘻,其亦俭于其亲哉!
夫子视我果贫乎?
果俭于其亲乎?
先君子果安于此耶,其亦弗安耶」?
肃对曰:「余虽未获拜刑曹君于堂下,然尝闻吾先君子云:『《语》曰礼与其奢也宁俭,丧与其易也宁戚
今人不务为孔子之所为,而送终之礼且欲过之,殊不知孔子之道卒不可过也。
以奢易俭,以易易,是终与孔子背驰矣。
孔子之道而与之背驰,岂知学者?
小子其志之』!
今以先君子之言以卜其友之志,当无二道也。
然则刑曹君其安于此也审矣。
君之,君之俭,当无愧于前辈矣。
夫不俭于而俭于营奉之末,又其力无以为奢焉,以克成先君子之志,其过于流俗也亦远矣。
杜预过邢山,见有冢焉,问耕父,云郑大夫祭仲,或云子产之墓也,遂率从者祭而观之。
其隧道不至其前,示无所藏;
所用之石不取美者,而取诸洧水,示不劳工巧,而石不可用于世也。
相土而为容棺之室,仪制取法于郑大夫,欲以俭自全耳。
杜预之贤,民至于今称之弗释也;
刑曹君之志,其杜预乎!
君当成之可也」。
吴子于是戄然而起,曰:「余尝名其堂曰仪郑堂,其言偶与子合,岂吴子之贫然后知余之贫乎?
抑家世学问初无殊论乎?
夫子其为我记其语可也」。
余曰:「唯唯」。
虽然,晋室未振,吴氏方强,当时群臣缩首以顾妻孥,无一人为其主辟之。
张华等潜知主意,赫然振师,干戈南挥,卵破草折,坐令勋业与日月争辉。
余尝谓其营葬虽以郑为则,其左右晋室则以周、召为则也。
先刑曹尝则其下葬矣,其所以则周、召者,实付后人。
子才学卓卓,为一时望,律身持志坚于金石,又掇科名,以居仕版,时适今日,真有为也,当有大于晋室者,夫子其勉之!
异日当为子大书勋业,立为二碑,以修邢山洧水故事,盖不特作是记而已矣。
夫子其勉之(《栟榈集》卷一六。又见嘉庆《南平县志》卷二四。)
吴子:疑当作「夫子」。
下句同。
吴方庆先生行状 宋 · 李侗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六五、《李延平先生文集》卷一
方庆字少琳,乃搆之长子也。
父任雷州刑曹,道远不赴,后赠承仕郎。
母叶氏,赠孺人
继母魏氏,封太孺人
龄龀颖悟,敏秀超群。
笃行好学,博涉经传,尤深于《诗》、《书》。
政和五年,升贡太学内舍
宣和三年,何涣榜登科。
台檄公昭武考试,公试李纲三卷,批云:「此子必能为国了事」。
擢为解首,调吉州永昌
以父忧去,服除,会建州震邻,奉养继母,不赴铨集者数年。
李纲相,首召公参议,公欲不起,宗族强乃行。
至,则相七十日而罢,授福州司户而归。
再升从仕郎、知松溪县
为邑僻陋,民不知教,其俗悍而好斗,公以礼化之,皆感悟自革。
修崇学校,举善而教不能,士类多所成就,弦诵之声溢境。
岁饥,公乃开仓赈给,躬亲督察,老幼沐均平之惠,一境得全。
有崇先者,潜结凶党,欲煽为变,期夜半窃发。
公廉得其情,前期警戒,贼计不知所出,束手就擒。
事定,人始知之。
狱具,白于郡,郡将疾其能,一切释放。
公力争之,志不可回。
士大夫闻之,莫不浩叹。
后范汝为复起,果皆其党,则郡将之过也,朝廷言事者以是多公。
秩满还乡。
李纲卒,公不复有仕志,慨然有慕渊明之兴。
谢事于朝,奏牍在道,公故人见之,遂尼之,不克上,得调遂安军节度推官
监司交荐之,公略不屑意。
壬申,得遂挂冠之请,以通直郎致仕,赐五品服。
大夫太夫人在堂,会天子有事于南郊,恩书之宠,贲及存亡,乡闾荣之。
公既得谢,优游旧隐,结庐号曰「真佚」,终日啸咏其间,为终焉之计。
逸居五年乃卒,享年六十有九。
天性旷达,恂恂恺悌,不为崖岸斩绝之行。
是非不涉于口,喜愠不形于色。
善与人交,始终如一,未尝忤物。
沈默进退,介然自守。
方知命之年,遂有告老之意,或谓之曰:「公血气方刚,事业未究,奚去之果」?
公曰:「鹏鴳逍遥,各适其道」。
平生仕宦,未尝有毫釐营进之心,卒遂所请。
怡情崖壑,养逸丘樊,徜徉于闾里,以觞咏自娱,其古逸民之风欤!
公娶张氏,继娶沙阳邓氏,栟榈先生之妹,皆赐孺人
妹婿延平李侗状公行事如此。
朱韦斋吴少琳 宋 · 李侗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六五、《李延平先生文集》卷一
再拜上问韦斋监税朱友:向来所委求大字《语》、《孟》,闻吴少琳严州印归,遂以应命,别寄人求之,谅不易得也。
六二房下近得一孙子,似易养,老境未有儿孙,亦差慰六十。
学中相知为渠议得范氏亲,已入聘矣,次第来年春间可毕姻也。
家中人口渐众多,一付之诸子自经营,老人但知绝甘分少而已,馀无他念也。
谩及之。